
12月4日,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检察官郑学娇在天津大学进行防诈骗宣讲。
新华网天津12月5日电(记者王宁)师兄师姐介绍的兼职竟然是一场贷款骗局?交友不慎竟然沦为诈骗团伙的帮助犯?用辛苦积攒下的钱购买“理财”竟然成为非法集资……这些看似离奇古怪的事件,全部源自检察官办理的真实案件,实际上就发生在高校师生的身边。
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走进天津大学校园,以“为骗子画头像,用案例敲警钟”为题,为高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贷款诈骗、网络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检察官结合多年办案经历,精挑细选出十余个涉及校园犯罪的典型案例,将案件涉及的罪名、犯罪手段、侵犯对象、实施犯罪的特点等等和盘托出,一步步地传授、引导师生如何看穿骗局、识别并远离“圈套”“陷阱”。
检察官走进大学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今年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深化基层市域社会治理、以检察自觉和检察担当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该院与天津大学法学院签署的《关于实施检校共建加强战略合作意见》举措之一,在科学运用检察资源优势融入社会治理的同时,还为高校和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检察公共产品。